信息系統(tǒng)項目管理師項目質量管理知識庫
管理過程 | 工作內(nèi)容 | 基本知識 | 主要方法 | 輸入 | 輸出 |
質量策劃 | 制定質量目標并規(guī)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(xiàn)項目質量目標。 |
1、質量管理三部曲:質量策劃、質量控制、質量改進。 2、項目具體目標包括:性能性目標、可靠性目標、安全性目標、經(jīng)濟性目標、時間性目標和環(huán)境適應性目標。 3、主要活動: A)收集資料。 B)編制項目分質量計劃。 (1)項目中所涉及的產(chǎn)品質量計劃。 (2)項目質量管理和作業(yè)策劃。 (3)編制質量計劃。 C)學習使用工具和技術。 D)形成項目質量計劃書。 |
1、效益/成本分析。(質量管理原則是收益勝于成本。) 2、基準比較。 3、流程圖。 4、實驗設計。 5、質量成本分析。(質量成本分為預防成本、評估成本、缺陷成本。) 6、質量功能展開。(即將項目的質量要求、客戶意見轉化成項目技術要求的專業(yè)方法。) A)客戶要求。 B)優(yōu)先級。 C)產(chǎn)品或服務特性。 D)相關關系矩陣。 E)關聯(lián)關系矩陣。 F)產(chǎn)品或質量技術參數(shù)。 7、過程決策程序圖法(PDPC) A)從自由討論中提取有必要的研究事項。 B)擬定方案。 C)理想連接。 |
1、質量方針。 2、項目范圍說明書。 3、產(chǎn)品描述。 4、標準與規(guī)則。 5、其他過程的輸出。 |
1、質量管理計劃。 2、質量測量指標。 3、質量檢查表。 4、過程改進計劃。 5、項目管理計劃(更新)。 |
質量保證 |
1、產(chǎn)品、系統(tǒng)、服務的質量保證。 A)產(chǎn)品的質量保證。 (1)清晰的規(guī)格說明。 (2)使用完善的標準。 (3)歷時經(jīng)驗。 (4)合理的資源。 (5)公正的設計復審。 (6)變化控制。 B)系統(tǒng)的質量保證。 C)服務的質量保證。 2、管理過程的質量保證。 A)制定質量標準。 B)制定質量控制流程。 C)提出質量保證所采取方法和技術。 (1)制定質量保證計劃。 (2)質量檢驗。 (3)質量保證范圍和登記。 (4)質量活動分解。 D)建立質量保證體系。 |
1、項目質量關聯(lián)通用方法。 2、過程分析。 3、項目質量審計。(目標:識別在項目中使用的低效率以及無效果的政策、過程和規(guī)程。) |
1、描述了質量保證活動如何在項目中被執(zhí)行的質量管理計劃。 2、質量度量數(shù)據(jù)。 3、過程改進計劃。 4、工作績效信息。 5、經(jīng)過審批的變更請求。 6、質量控制度量數(shù)據(jù)。 7、實施的變更請求、缺陷修訂、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。 |
1、變更請求。 2、建議糾正措施。 3、組織過程資產(chǎn)(更新)。 4、項目管理計劃(更新)。 |
|
質量控制 |
1、含義:確保項目質量計劃和目標得以圓滿實現(xiàn)的過程。 2、內(nèi)容: 保證由內(nèi)部或外部機構進行檢測管理的一致性,發(fā)現(xiàn)與質量標準的差異,消除產(chǎn)品或服務過程中性能不能被滿足的原因,審查質量標準已決定可以達到的目標及成本、效率問題,并且需要確定是否可以修訂項目的質量標準或項目的具體目標。 3、步驟: A)選擇控制對象。 B)為控制對象確定標準或目標。 C)制定實施計劃,確定保證措施。 D)按計劃執(zhí)行。 E)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(jiān)測、檢查,并將監(jiān)測的結果與計劃或標準相比較。 F)發(fā)現(xiàn)并分析偏差。 G)根據(jù)偏差采取相應對策。 |
1、測試。 2、檢查。 3、統(tǒng)計抽樣。 4、6σ。 5、因果圖(石川圖/魚骨圖)。 6、流程圖。 7、直方圖。 8、檢查表。 9、散點圖。 10、排列圖(/帕累托圖)。二八理論。 11、控制圖。(管理圖/趨勢圖)。 12、相互關系圖。 13、親和圖。(KJ法) 14、樹狀圖。 15、矩陣圖。 16、優(yōu)先矩陣圖。 17、過程決策程序圖。 18、活動網(wǎng)絡圖。 |
1、項目質量計劃。 2、項目質量工作說明。 3、項目質量控制標準與要求。 4、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。 |
1、項目質量的改進。 2、對項目質量的接受。 3、返工。 4、完成的檢查表。 5、項目調(diào)整和變更。 |
|
質量管理基本原則 |
1、以實用為核心的多元要求。 2、系統(tǒng)工程。 3、職工參與管理。 4、管理層和第一把手重視。 5、保護消費者權益。 6、面向國際市場。 |
||||
質量管理的目標 |
1、客戶滿意度。 2、預防勝于檢查。 3、各階段內(nèi)的過程。 |
||||
質量管理流程 |
1、確定質量標準體系。 2、對項目實施進行質量監(jiān)控。 3、將實際與標準對照。 4、糾偏糾錯。 |
||||
國際質量標準 | ISO9000 |
8項原則: 1、以顧客為中心。 2、領導作用。 3、全員參與。 4、過程方法。 5、管理的系統(tǒng)方法。 6、持續(xù)改進。 7、基于事實的決策法觀念法。 8、與供方互利的關系。 |
|||
TQM(全面質量管理) |
全員、全過程、全企業(yè)的品質管理。以質量為中心,以全員參與為基礎。 由結構、技術、人員、變革推動者4個要素組成。 4個核心特征: 1、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。 2、全過程的質量管理。 3、全面方法的質量管理。 4、全面結果的質量管理。 |
||||
六西格瑪 |
六倍標準差,在質量上表示每百萬壞品率少于3.4; 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預防問題上。 DMAIC(確定、測量、分析、改進、控制) 由下列4個要素構成(最高管理承諾、有關各方參與、培訓方案、測量體系) |
||||
過程改進與能力成熟度模型 | CMM/CMMI/SJ/T11234-2001 |

發(fā)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| |